詞語分開解釋
無憑 : 1.無所倚仗。2.沒有憑據。恐后無憑的網絡解釋
kǒng hòu wú píng
怕以后沒有個憑證。舊時契約文書的套語,常與“立此存照”連用。
元·無名氏《貨郎旦》第二折:“孩兒春郎,年方七歲,胸前一點朱砂記,情愿賣與拈各千戶為兒,恐后無憑,立此文書為照。”
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八回:“委是自行情愿,即非相逼。恐后無憑,立此文約為照。”
成語解釋 | 怕以后沒有個憑證。舊時契約文書的套語,常與“立次存照”連用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明 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八回:“委是自行情愿,即非相逼。恐后無憑,立此文約為照。” |
常用程度 | 一般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作謂語;用于文書,與“立此存照”連用 |
成語結構 | 動賓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空口無憑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我們恐后無憑,還是簽訂正式的合同吧 |
成語謎語 |
kǒng hòu wú píng
怕以后沒有個憑證。舊時契約文書的套語,常與“立此存照”連用。
元·無名氏《貨郎旦》第二折:“孩兒春郎,年方七歲,胸前一點朱砂記,情愿賣與拈各千戶為兒,恐后無憑,立此文書為照。”
明·施耐庵《水滸傳》第八回:“委是自行情愿,即非相逼。恐后無憑,立此文約為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