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山涉水是什么意思
1.亦作"跋山涉川"。 2.形容遠(yuǎn)道奔波之苦。 國語辭典形容走長遠(yuǎn)路途的艱苦。如:「他跋山涉水,歷盡艱辛,找尋失散多年的雙親。」也作「跋涉山川」、「跋山涉川」。
生僻成語小百科
逖聽遐視 謂視聽范圍很遠(yuǎn)很廣。 »
斐然向風(fēng) 見“斐然鄉(xiāng)風(fēng)”。 »
國不堪貳 國家受不了兩屬情況的存在。 »
朝穿暮塞 比喻頻繁地興建房屋。 »
成語解釋 | 跋:翻山越嶺;涉:徒步過水。翻山越嶺;蹚水過河。形容走遠(yuǎn)路的艱苦。也作“跋山涉川”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宋 吳曾《能改齋漫錄 事實(shí)二》:“過家上冢,懇章盡得于哀榮;跋山涉川,之任敢辭于艱險(xiǎn)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聯(lián)合式;作謂語、狀語;用于翻山過海走長路 |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 | 聯(lián)合式成語 |
產(chǎn)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涉,不能讀作“bù’。 |
成語辨形 | 跋,不能寫作“拔”。 |
近義詞 | 翻山越嶺 、風(fēng)塵仆仆 |
反義詞 | 朝發(fā)夕至 、一路順風(fēng) |
成語例子 | 同樣的青春,同樣的年齡,有人跋山涉水,為改變祖國一窮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。(魏巍《路標(biāo)》) |
成語謎語 | 長征 |
形容走長遠(yuǎn)路途的艱苦。如:「他跋山涉水,歷盡艱辛,找尋失散多年的雙親。」也作「跋涉山川」、「跋山涉川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