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家 離家到寺廟或庵堂里為僧尼。
削發(fā) 剃去頭發(fā)出家做僧尼:削發(fā)秉正沙門。
披緇 1.出家為僧尼。緇,緇衣,僧尼之服。
削發(fā)披緇 緇:黑色,借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。剃光頭發(fā),穿上僧衣。表示出家為僧。
1.剃發(fā)出家。
[drop off hair; hair falls; shave one's head become a Buddhist monk] 剃發(fā)為僧或為尼
剃發(fā)出家。《北史·魏河南王和傳》:“ 和 聘 乙氏公主 女為妃,生子 顯 ,薄之。以公主故,不得遣出。因忿,遂自落髮為沙門。”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樂府一》:“爾或落髮,則我亦不娶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六·化鶴》:“愛此地風(fēng)土,欲為僧……遂落髮。” 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杜甫的宗教信仰》:“他雖然沒有落發(fā)為僧,看他的情緒,似比所謂‘僧寶’還要虔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