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致 精巧細致:~的花紋ㄧ展覽會上的工藝品件件都很~。
高雅 高尚,不粗俗:格調~。
大方 ①古時認為天圓地方,故以“大方”指大地:履大方。 ②大道理: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。亦泛指見識廣博的學者專家:貽笑大方。 ③氣量大,對財物等不計較:出手大方。 ④舉止自然,不拘謹,不做作:落落大方。 ⑤式樣顏色不俗氣、土氣:款式大方。
大雅 ①《詩經》組成部分之一。共三十一篇,大致是西周時代上層貴族的作品。多為記敘周人祖先的開國歷史和贊美西周文王、武王、宣王等君主之作,也有反映西周末政治混亂局面的詩篇。 ②雅正之詩:大雅久不作,吾衰竟誰陳? ③大才:大雅君子|夫唯大雅,卓爾不群。 ④合乎規范的;正當的:無傷大雅。
雅致 形容服裝或陳設等優美大方而不俗:房間布置極為雅致。
〈書〉①《詩經》有《國風》、《大雅》、《小雅》等部分,后來用風雅泛指詩文方面的事:附庸~。
②文雅:舉止~。
(1) [elegant;refined]∶文雅。端莊的或高雅的,尤指外貌或舉止端莊的或高雅的
舉止風雅
(2) [of poems;literary pursuit]∶《詩經》有《國風》、《大雅》、《小雅》等部分,后世用風雅泛指詩文方面的事
(1).指《詩經》中的《國風》和《大雅》、《小雅》。亦用以指代《詩經》。 漢 班固 《東都賦》:“臨之以《王制》,考之以《風》《雅》。” 唐 杜甫 《戲為六絕句》之六:“別裁偽體親《風》《雅》,轉益多師是汝師。” 清 王晫 《今世說·文學》:“ 曹秋岳 稱 李天才 長律詩云:《風》《雅》以來,僅有斯製。”
(2).指詩文之事。 南朝 梁 蕭統 《<文選>序》:“故風雅之道,粲然可觀。” 五代 齊己 《送僧游龍門香山寺》詩:“且尋風雅主,細看 樂天 真。” 清 薛福成 《庸盦筆記·幽怪一·狐仙談歷代麗人》:“ 黔中 某孝廉以博學高才,主持風雅。”
(3).風流儒雅。 晉 陸機 《辯亡論上》:“風雅則 諸葛瑾 、 張承 、 步騭 ,以名聲光國。” 宋 趙令畤 《侯鯖錄》卷一:“ 坡 云:‘這漢病中瘦則瘦,儼然風雅。’”《明史·文苑傳四·袁宏道》:“﹝ 宏道 ﹞與士大夫談説詩文,以風雅自命。” 豐子愷 《緣緣堂隨筆·憶兒時》:“父親說:吃蟹是風雅的事,吃法也要內行才懂得。”
(4).教化規范。《文選·皇甫謐<三都賦序>》:“至于 戰國 ,王道陵遲,風雅寢頓。” 李善 注:“《漢書》曰: 春秋 之后, 周 道寢壞,而賢人失志。” 唐 李白 《贈常侍御》詩:“大賢有卷舒,季葉輕風雅。” 宋 司馬光 《言張田第二狀》:“ 唐太宗 見進士等第,怪其無 張昌齡 、 王公謹 名。 王師旦 曰:‘二人有文無行,恐變陛下風雅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