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犀牛 : 哺乳綱,奇蹄目,犀科。體長2??2~4??5米,重2800~3000千克。體粗壯,毛稀少,皮厚粗糙。吻上有一或兩角。以植物為食。棲息于非洲和亞洲,列為國際保護動物。望月 : 也作“滿月”。望日的月亮。參見“望②”。
犀牛望月是什么意思
《關尹子.五鑒》:"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識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。"謂犀牛望月久,故感其影于角。明陳繼儒《太平清話》卷四:"呂東萊畜犀帶一圍﹐文理縝密﹐中有一月影﹐過望則見﹐蓋犀牛望月之久﹐故感其影于角。"后因形容長久盼望。 國語辭典犀牛的角長在鼻子上,影響觀看東西,致使所見不全。語出《關尹子.五鑒》:「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識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,胸中之天地萬物亦然。」后比喻為長久盼望。如:「犀牛望月盼郎歸。」
犀牛望月的網絡解釋
犀牛望月是一個成語,比喻見到的不全面。犀牛的角是彎曲的,且長在眼睛前部,視線受到角的影響,看到的月亮也是彎的。另外,有武術招式名叫犀牛望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