屁滾尿流是什么意思
形容極為驚恐,顯得狼狽不堪的樣子
聽得武松叫一聲,驚的屁滾尿流,一直奔出門,從 王婆家走了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國語辭典形容非常驚懼害怕,狼狽不堪。《水滸傳.第六六回》:「要和尚燒得頭燋額爛,麻婆子趕得屁滾尿流。」也作「尿流屁滾」、「屎滾尿流」。
形容極度喜悅興奮。《儒林外史.第一九回》:「飯店里見是潘三爺,屁滾尿流,鴨和肉都檢上好的極肥的切來。」《紅樓夢.第二回》:「(雨村)?又寄一封密書與封肅,托他向甄家娘子要那嬌杏作二房。封肅喜得屁滾尿流,巴不得去奉承。」
成語解釋 | 形容極度恐懼、驚惶;失去自禁。有時也形容忙得不可開交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元 康進之《李逵負荊》:“你要問俺名姓,若說出來,直唬得你屁滾尿流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貶義成語 |
成語用法 | 聯合式;作狀語、補語;含貶義 |
成語結構 | 聯合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尿,不能讀作“suī”。 |
成語辨形 | 滾,不能寫作“磙”。 |
近義詞 | 不寒而栗 、一敗涂地 |
反義詞 | 從容不迫 、面不改色 、泰然自若 |
成語例子 | 在朱德委員長的指揮下,我軍直搗敵人老營,直打得敵人聞風喪膽,屁滾尿流。 |
成語謎語 | 上廁所 |
形容極為驚恐,顯得狼狽不堪的樣子
聽得武松叫一聲,驚的屁滾尿流,一直奔出門,從 王婆家走了。——《水滸傳》
國語辭典形容非常驚懼害怕,狼狽不堪。《水滸傳.第六六回》:「要和尚燒得頭燋額爛,麻婆子趕得屁滾尿流。」也作「尿流屁滾」、「屎滾尿流」。
形容極度喜悅興奮。《儒林外史.第一九回》:「飯店里見是潘三爺,屁滾尿流,鴨和肉都檢上好的極肥的切來。」《紅樓夢.第二回》:「(雨村)?又寄一封密書與封肅,托他向甄家娘子要那嬌杏作二房。封肅喜得屁滾尿流,巴不得去奉承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