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未曾有是什么意思
謂前所未有,今始得之。 國語辭典從來不曾有過。唐.萬齊融〈阿育王寺常住田碑〉:「何寶塔之莊嚴,得未曾有。」也作「得未嘗有」。
得未曾有的網絡解釋
《得未曾有》是2014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,作者是慶山。本書記錄了作者在長途旅行中與四個陌生人的相會之后獲得的領悟,是安妮寶貝改筆名“慶山”后首次發表的最新散文集。
得未曾有是一個漢語成語,意思是從來沒有過。出處,《楞嚴經》卷一:“法筵清眾,得未曾有。”
成語解釋 | 從來沒有過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唐 萬齊融《阿育王寺常住田碑》:“阿寶塔之莊嚴,得未曾有。” |
常用程度 |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緊縮式;作謂語;指前所未有 |
成語結構 | 緊縮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亙古未有 、前所未有 、得未嘗有 |
反義詞 | |
成語例子 | 承先生封都給我回信,于“小鬼”實在好象在盂蘭節,食飽袋足,得未曾有了。(魯迅《兩地書 七》) |
成語謎語 |
從來不曾有過。唐.萬齊融〈阿育王寺常住田碑〉:「何寶塔之莊嚴,得未曾有。」也作「得未嘗有」。
《得未曾有》是2014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,作者是慶山。本書記錄了作者在長途旅行中與四個陌生人的相會之后獲得的領悟,是安妮寶貝改筆名“慶山”后首次發表的最新散文集。
得未曾有是一個漢語成語,意思是從來沒有過。出處,《楞嚴經》卷一:“法筵清眾,得未曾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