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引咎 : 歸過失于自己:引咎辭職|引咎自責|引咎責躬。引咎自責是什么意思
承認過失,責備自己。
國語辭典承認過失并自我責備。《晉書.卷七三.庾亮傳》:「亮甚懼,及見侃,引咎自責,風止可觀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一九.灤陽續錄一》:「反復開陳,引咎自責,淚涔涔漬衣袂。」也作「引咎責躬」。
成語解釋 | 咎:錯誤。主動承擔錯誤;并責備自己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《北史 周紀下 高祖武帝》:“公卿各引咎自責。” |
常用程度 | 常用成語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連動式;作謂語;含褒義 |
成語結構 | 連動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咎,不能讀作“jiū”。 |
成語辨形 | 責,不能寫作“則”。 |
近義詞 | 嚴以律己 |
反義詞 | 以鄰為壑 |
成語例子 | 他口口聲聲引咎自責,把所有責任都攬在自己身上。 |
成語謎語 |
承認過失,責備自己。
國語辭典承認過失并自我責備。《晉書.卷七三.庾亮傳》:「亮甚懼,及見侃,引咎自責,風止可觀。」清.紀昀《閱微草堂筆記.卷一九.灤陽續錄一》:「反復開陳,引咎自責,淚涔涔漬衣袂。」也作「引咎責躬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