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語分開解釋
懸膽 : 越國為吳國所滅,越王句踐入吳為奴。歸國后懸膽于戶,出入嘗之,以不忘雪恥,十年后果滅吳國。后以“懸膽”比喻刻苦自勵。參見“臥薪嘗膽”(109頁)。坐薪懸膽是什么意思
見"坐薪嘗膽"。 國語辭典刻苦自勵,奮發圖強。《金史.卷一○○.術虎筠壽傳》:「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,奈何以毬鞠細物動搖民間。」也作「坐薪嘗膽」。
成語解釋 | 坐臥在柴草上,懸膽嘗其味。比喻刻苦自勵,奮發圖強。 |
---|---|
成語出處 | 《金史 術虎筠壽傳》:“中都食盡,遠棄廟社,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,奈何以球鞠細物動搖民間。” |
常用程度 | |
感情色彩 | 中性成語 |
成語用法 | 聯合式;作謂語;含褒義 |
成語結構 | 聯合式成語 |
產生年代 | 古代成語 |
成語正音 | |
成語辨形 | |
近義詞 | 臥薪嘗膽 |
反義詞 | 鶯歌燕舞 、醉生夢死 |
成語例子 | 我們要學越王勾踐坐薪懸膽的精神 |
成語謎語 |
刻苦自勵,奮發圖強。《金史.卷一○○.術虎筠壽傳》:「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,奈何以毬鞠細物動搖民間。」也作「坐薪嘗膽」。